保护的责任:演进逻辑、法律性质及中国的立场
作者:堵一楠 2021-08-30 15:17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作为21世纪全球人权领域的重要议题,“?;さ脑鹑巍痹诹瞎拇罅ν贫?,一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利比亚危机后,“?;さ脑鹑巍痹谘源呛托卸牟忝娉氏殖鼋厝幌喾吹拇?。有鉴于人道主义干预的正当性困境,“?;さ脑鹑巍钡靡圆?,并取得了观念竞争的胜利。根据国际法的渊源理论,将“保护的责任”称为一项框架的说法是恰当的,但其并非全无规范性内容?!氨;さ脑鹑巍笨梢源印肮业氖滓鹑巍焙汀肮噬缁岬牟钩湓鹑巍绷礁鼋嵌燃右酝甘?,前者是“?;さ脑鹑巍狈尚灾实闹饕逑郑笳哒堑贾缕湎萑胫贫然┚值脑?。重新协调“三大支柱”的关系是可能的突破路径之一。为了实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国在谨慎接受“保护的责任”话语的同时,也开始参与干预理念的建构,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主张。
(一)主权的定位
不同于传统的“人道主义干预”理念,“?;さ脑鹑巍贝右豢季痛幽勘旯氖咏浅龇?,对主权给予了特殊的关注。2001年《?;さ脑鹑巍繁ǜ嬉丫魅分赋觯褐魅ú唤鼋鍪枪使叵档囊恢止δ苄栽?,还是对(众多国家和人民)同等价值和尊严的承认、独特身份和自由的?;ぁ⑺茉旌途龆ㄗ约好酥ɡ目隙?。[24]2009年《履行保护的责任》报告再次强调,即使一国因能力不足或缺乏领土控制无法充分履行?;?,而由国际社会提供帮助时,也仍然是“?;さ脑鹑巍钡幕局魈?。[25]2014年《履行我们的集体责任》(Fulfilling our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报告重申,“?;さ脑鹑巍敝荚诩忧浚╮einforce)而非损抑(undermine)主权。其目的是以《宪章》第2条为基础,鼓励各国平等展开合作使人类免遭暴行,无意为国际社会建立等级结构。[26]相比于人道主义干预,“?;さ脑鹑巍痹俅稳啡狭斯抑魅ㄔ谌蛉巳ㄖ卫碇械氖滓╢irst and foremost)地位。因为对人民更有效的?;な贾罩荒芾丛从诠?,国际社会的作用只是补充性的,各国之间互相尊重彼此的主权就成为了人权价值的应有之义。
(二)规范的程度
传统的“人道主义干预”理念十分空泛,而“保护的责任”从被提出之初,设计者就力求使其内容兼具广度与深度。2001年《保护的责任》报告从预防、反应、重建3个层面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建构,并明确:武力干预只适用于非常严峻的情况,必须为其设定苛刻的触发条件(trigger conditions must be high),从而提出了6条清晰的标准:正确的授权(right authority)、正当的理由(just cause)、正确的意图(right intention)、最后的手段(last resort)、相称的方式(proportional means)、合理的预期(reasonable prospects)。其中,至关重要的授权问题,报告更是选择在第6部分专辟一章进行了讨论。[27]而2005年的世界首脑会议进一步对“?;さ脑鹑巍奔右韵富?,“正当理由”仅限于种族灭绝、战争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类罪的发生,并强调了联合国系统的框定性作用。人道主义干预仅仅关注对已经发生的事件采取行动,而“?;さ脑鹑巍笔贾涨康?,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以预防此类灾难,并通过后续的建设确保其不会在未来重演。人道主义干预往往以使用武力作为唯一的手段,而“?;さ脑鹑巍币辉僦赋觯娑栽し朗О芑虮匦胱鞒龇从Φ那榭?,作为优先选择的,是一系列外交、政治、经济层面的非军事性解决办法。即使涉及武力,也可以通过目标国政府的邀请,以第二支柱的方式进行。[28]
[24]ICISS,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2001, p.7.
[25]UN General Assembly, Implementing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A/63/677), Repor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p.10.
[26]UN General Assembly, Fulfilling Our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International Assistance and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A/68/947), Repor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p.4.
[27]ICISS,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2001, pp.29-37.
[28]Gareth Evans,“R2P: The Next Ten Years”, in Alex Bellamy & Tim Dunne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6, pp.92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