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归主”下近代传教士在华女俗“教化”进路与显隐效应*
作者:张小玲 2021-08-30 15:51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女俗“教化”被近代西方传教士视为在华播扬福音的重要课业,他们认为“得到了这些女孩,就得到了这个民族”?;谥形魑拿饔帕拥燃杜判颍淌棵谴蛟炝宋鞣脚住把濉弊魑凇鞍虢袒敝泄信住敖袒钡牟握?,在“教化”进程中“纳中入西”,在批驳与攻讦间植入西方样板。传教士们的女俗“教化”实践,不经意间充当了近代中国女权运动思潮的启蒙工具。然而,不管是“为中国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十字军运动”,还是“拯救异域姐妹灵魂”的光辉,都掩饰不了“中华归主”的野心。在“中华归主”的荫罩之下,近代西方传教士们在华女俗“教化”课业偏颇中裹挟着征略先锋的嫌疑。
批妾制流俗?;浇探桃逋瞥纭耙环蛞黄蕖钡幕橐鲋贫龋蚱拗逡蟆澳兄坏庇卸?,亦犹女子不当有二夫”[30],认为“一夫多妾”亵渎了夫妻之伦,有悖于基督教教义,导致家庭不和,贻害女性,不利于修身齐家”[31]。反对妾制成了传教士们进行女俗“教化”的路径之一。在发展教徒的过程中,西教在中土遭遇了“一夫一妻”与“一夫多妻”的矛盾与阻力,要入教就不得蓄妾,否则就不能入教,然而,“……一夫一妻教义是中国人难以忍受的格言,不可逾越的界限”[32]。中西婚制习俗之间的鸿沟难以跨越,要当时国人立马抛弃妾制、断裂与妾之关系,投入耶稣的怀抱,于礼于法于个人现实,一夕之间难以做到。一位中国乡绅为传教士打动,拟受洗礼入教,但是当要求他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散家里的群妾时,乡绅表示不能接受,连发几问:“怎么?如果我想成为基督徒,就必须抛弃我的小妾们吗?嘿,留着她们有什么害处吗?在社会上人们会怎么说我呢?我的孩子们怎么办呢?我又怎么办呢?这是您绝对不能对我免除的一条规定吗?”[33]为化解西教教义与东土婚俗之间的矛盾,传教士们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撬动一夫多妾制的契机,他们发现假借儒家经典之说为教义张目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儒家经典被传教士们打造为驳斥“妾制”的利器。1883年,花之安在《万国公报》发文《齐家在修身》,从上帝造人之初衷出发论证了男女应当对婚姻从一而终的道理“诚以夫妇者,乃上天所创立。推原其故,始则先造一男,继造一女,使之匹偶,以相助为理。故夫秉刚而妇秉柔,二气感应以相与。此夫妇之道,必须男女相合以修身,无论女子固从一而终,即男子亦不当有二色,稍有不检,便于修身之道有乖”[34]。
[30][德]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
[31]孙桂燕:《清末民初女权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58页。
[32]程郁:《清至民国蓄妾习俗之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30页。
[33][法]李明:《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郭强等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322页。
[34][德]花之安:《自西徂东·礼第十·齐家在修身》,《万国公报》,卷749第15本,100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