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归主”下近代传教士在华女俗“教化”进路与显隐效应*
作者:张小玲 2021-08-30 15:51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女俗“教化”被近代西方传教士视为在华播扬福音的重要课业,他们认为“得到了这些女孩,就得到了这个民族”?;谥形魑拿饔帕拥燃杜判?,传教士们打造了西方女俗“样板”作为在“半教化”之近代中国进行女俗“教化”的参照,在“教化”进程中“纳中入西”,在批驳与攻讦间植入西方样板。传教士们的女俗“教化”实践,不经意间充当了近代中国女权运动思潮的启蒙工具。然而,不管是“为中国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十字军运动”,还是“拯救异域姐妹灵魂”的光辉,都掩饰不了“中华归主”的野心。在“中华归主”的荫罩之下,近代西方传教士们在华女俗“教化”课业偏颇中裹挟着征略先锋的嫌疑。
鉴于中国女俗之恶,传教士们打造了美、英、法、德女俗“样板”以供参照。美国女俗“样板”最受推崇,“美女可贵”、“妇女之在美,诚甚美矣”[19]—美国女性社会地位极高,“毫无拘束而人共敬之”。在财产权益方面,“财产之私事,男女平权”;在政治权利方面,“国政投票选举,皆以妇女列名;在女子教育方面,“美女孩读书,公学辅之如男孩”,“美国最华美最高达之学校,即为一著名之女书院”[20]。而在英、法、德女俗样板里,女子“地位日高,才德日著”,社会有“敬女”风俗,“且男女之间彼此可以宴会往来”[21]。女子没有“幽闭”之苦,而“中国女子出门,父母者当存疑怀之心,西国女子出门,为父母者,不设防闲之心”[22]。广设女塾是英法德诸国举办教育之宗,虽不及美国,但“百年以来,诚为极盛“,“不但有特设之中小各女学堂,且有特立之大书院”[23],而在中国,人们认为女子“不学”才是德,“常劝女人之不学”[24]。
[19][20][英]布兰飔、[美]林乐知、蔡而康:《美女可贵说(并引)》,《万国公报》,1899年第125期。
[21][英]李提摩太:《泰西妇女近世史:总论一百年前外国妇女的情形》,《京话报》,1903年第1期。
[22][23][24][美]林乐知、任保罗:《论女俗教化之标志》,《万国公报》,1903年第1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