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法规制度的法治理论意义*
作者:肖明新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伴随着经济特区的设立与发展,我国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经济特区法规制度。制度的实施形成了经济特区法治。经济特区法规制度保障了经济特区的发展,也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经验,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在此之外,经济特区法规制度的实施也体现了我国法治发展中法治试验方法的运用,并形成了我国法治的非均衡发展。这两方面构成了经济特区法规制度的法治理论意义。在新时代,要坚持和完善经济特区法规制度,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
[41]任宣.深圳人大监督“升级”:副市长述职须接受人大评议[J].人民之声,2004(7):19.
[42]傅伦博.深圳解决执行难的立法探索和司法实践[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6):88-91.
[43]崔孝松.深圳历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述评及展望—以现代文明社会理论为视角[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8(6):30-35.
[44]孙笑侠.局部法治的地域资源—转型期“先行法治化”现象解读[J].法学,2009(12):18-23.
[45]倪斐.地方先行法治化的基本路径及其法理限度[J].法学研究,2013(5):63-74.
[46]叶海波.“天使投资”、示范立法与风险管控—“双区”语境下深圳特区立法的逻辑与使命[J].地方立法研究,2020,5(3):41-60.
[47]于艳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109.
[48]刘旭.法治发展不平衡问题与解决对策[J].甘肃理论学刊,2020(2):103-108.
[49]舒国滢.中国法治建构的历史语境及其面临的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96(6):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