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地区产业演进的规律与逻辑— 以深圳40年发展路径为例
作者:白积洋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产业发展成绩,实现了从模仿、跟随式创新向竞争、自主创新的转变,从依靠“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家,成长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城市,形成了“加工—制造—创造”的持续发展路径。40年来,在国际产业分工背景下,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是产业发展、升级的直接动力,技术创新是重要推动力,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合力促进了禀赋要素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要素供给、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等多重因素的共振、相互作用,实现了深圳产业发展和升级的持续性。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产业发展成绩,实现了从模仿、跟随式创新向竞争、自主创新的转变,从依靠“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家,成长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城市,形成了“加工—制造—创造”的持续发展路径。40年来,在国际产业分工背景下,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是产业发展、升级的直接动力,技术创新是重要推动力,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合力促进了禀赋要素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要素供给、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等多重因素的同频共振、相互作用,实现了深圳产业发展和升级的持续性。
二、深圳产业发展的历史演进
从建立经济特区伊始,深圳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封闭落后到开放创新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从“三来一补”产业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2019年第一产业的比重降至0.1%,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重升至39%和60.9%(见图1),形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结构,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高度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