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炮约免费-51品茶风楼阁全国,快餐500元2小时联系,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后发地区产业演进的规律与逻辑— 以深圳40年发展路径为例

作者:白积洋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产业发展成绩,实现了从模仿、跟随式创新向竞争、自主创新的转变,从依靠“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家,成长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城市,形成了“加工—制造—创造”的持续发展路径。40年来,在国际产业分工背景下,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是产业发展、升级的直接动力,技术创新是重要推动力,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合力促进了禀赋要素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要素供给、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等多重因素的共振、相互作用,实现了深圳产业发展和升级的持续性。


四、深圳产业发展演进的逻辑

(一)要素禀赋的升级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基础设施薄弱,从要素禀赋供给条件来看,“一无资金,二无科技,三无人才”,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禀赋就是低技术劳动力、低成本土地等,要开始就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当时全球大量中低端的轻型制造业急需寻找要素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作为生产基地,以实现产业转移。因此,深圳从实际出发,实施“内联外引”战略,通过低成本要素组合优势,积极承接国外及港澳台制造业转移,吸引大批“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发展对资本、技术要求较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奠定了工业化发展基础。这种产业发展模式是符合经济学逻辑的,即经济体某一时点的禀赋结构特征是给定的,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产业结构。 [14]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深圳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禀赋结构发生了变化,产业发展质量得到了改善,区域动态比较优势进一步演进,由此深圳依托仍具有成本优势的人口红利以及形成的资本积累,抓住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兴起及跨国公司将劳动密集型工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大力引入资本、技术密集度更高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原有以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的低层次电子工业基础上,采取装配、产品委托生产方式发展起了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主的电子信息业,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深圳在20世纪80年代出口加工产业发展中所积累起来的熟练劳动力、管理经验、市场网络、技术开发和经营人才等资源,以及特区的体制环境和相对市场化的效率,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在模仿和学习基础上开始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建设公共研发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等,促进产业持续向价值链上游攀升,向更高层次的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全要素生产率对深圳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超过资本、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