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的深圳城际关系研究
作者:朱惠斌 2021-08-12 17:56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本文从区域视角出发,以增长极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相关城市总体规划、战略规划为研究对象,从“深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城市”“深圳-粤港澳大湾区西岸城市”三个层面分析深圳的城际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深圳发展形成的涓滴效应明显强于极化效应,并伴随着一定的回波效应。
二、深圳的城际关系研究
(一)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城际关系分析
深圳和香港间存在显著的错位和互补关系,不是此部分研究重点。但深圳和广州在区域地位上有显著差距,如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等层面,深圳和广州间竞争体现在区域地位、资源配置和腹地扩展等多个层面。广州是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国际航运城市?!澳贤?、北优、东进、西联”是广州战略规划中制定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属扩张型城市发展模式。广州将城市功能逐步释放,既缓解老城压力,同时为新经济增长点落实空间资源,也增强了区域辐射能力。广州以东进轴和南拓轴为核心(见图1),重点发展重化产业,形成汽车、电子和石化工业等支柱产业。其中,花都、黄埔和南沙致力于打造汽车产业集群,萝岗和各开发区致力于打造电子产业集群,南沙则致力于打造石化产业集群。广州加快发展金融、物流、会展和中介等生产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文化和公共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巩固提升商贸、旅游和房地产等优势服务业。广州东进轴将城市东部工业城区一分为二:黄埔区以汽车、石化、制造等重工业为主导产业。萝岗区以开发区为依托,发展重工业、制造业和外向型工业。南拓轴的南沙区作为工业型海港城区和未来的工业发展重地,集中配置汽车产业和炼油石化产业,建设深水港,开通国际航线,打造新海港物流园区(见图1)。
对此,广州与深圳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1)广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承担着珠三角交通运输网络中心的功能,还承担着省级政治和文化中心的服务职能,且城市发展呈扩展型趋势,将周边资源和发展机会纳入市域版图。因其作为省级中心便于集聚资源,且交通等基础设施集中的便利性使得广州发展呈现一定的极化效应和显著的回波效应。深圳作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与广州的发展目标形成错位发展;(2)深广间同构性产业发展趋势和基础设施将在客户、原材料和投资市场等方面展开激烈的争夺,区域竞合关系日趋复杂。从城市在金融业、物流业和高新产业等发展思路来看,深广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3)深广两城间合作机会不断增多,经济联系日益方便,两者有机会通过合理分工,共同构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体,参与全球产业经济的竞争。但深圳和广州目前在争夺经济腹地的需求上,呈现显著的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