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炮约免费-51品茶风楼阁全国,快餐500元2小时联系,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近代“国立”高校体育课的建立和变迁—以北京大学为考察中心

作者:白雪松?章深  2021-08-10 11:25  新传播    【字号:  

民国肇始,新成立的教育部希望通过“军国民”式的体育课养成积极捍卫共和的新国民,但多数北大学生对体育课并不积极。1927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国立高校强制开展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军事体育,这种做法引发了北大学生的不满和反抗。具体考察1936年之前的北大体育课的建立、开展和变迁情况,不仅能够丰富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北大体育的认知,还有助于我们从体育这一特殊的角度更加立体地理解近代青年精英与国家之间的互动过程。

[摘?要]民国肇始,新成立的教育部希望通过“军国民”式的体育课养成积极捍卫共和的新国民,但多数北大学生对体育课并不积极。1927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国立高校强制开展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军事体育,这种做法引发了北大学生的不满和反抗。具体考察1936年之前的北大体育课的建立、开展和变迁情况,不仅能够丰富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北大体育的认知,还有助于我们从体育这一特殊的角度更加立体地理解近代青年精英与国家之间的互动过程。

[关键词]北京大学体育课程?士绅传统?军训风潮

[中图分类号] G40-0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3575(2019)06-0105-07

北京大学不仅是传统和现代思维的角力场,也是知识精英发表观点的最佳平台。他们汇聚于此,共同探索着不同的政治文化议题,并深度参与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叶维丽指出,对现代知识分子的研究应包括他们的谋生方法和生活方式两个层面。[1]吉登斯认为,“越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就越与他的身份塑造和再塑造密切相关”。[2]魏定熙也指出:“挖掘知识分子对特定项目的品味、选择和态度,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们的价值观”。[3]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体育,就是一个研究知识分子的重要却被忽视的“特定项目”。体育代表着一种日常的世界观。[4]本文即以体育为切入点,通过考察抗战前的北大体育课程的建立、开展和变迁,推进对这一时期的国立高校学生群体的认知。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晚清民初时期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和政治实践,还能从体育这一侧面,理解大变局中青年精英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叶维丽:《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7页。

[2]Anthony Giddens,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Polity Press,1991, p.81.

[3]魏定熙:《权力源自地位:北京大学、知识分子与中国政治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0页。

[4]Tony Collins, Sport in Capitalist Society, Routledge,2013, p.26.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