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炮约免费-51品茶风楼阁全国,快餐500元2小时联系,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孟子类比的得失—兼论类比的不同功能*

作者:袁征  2021-08-30 15:51  新传播    【字号:  

几乎所有国内的论著对孟子的逻辑水平评价都很高,但一些西方学者对孟子的推理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本文对孟子类比的研究表明,他的论证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孟子是当时逻辑推理能力最强的儒家学者,大大提高了儒家学说的思辨水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用重要地位。随行文所至,笔者简要探讨了类比论证、类比说明和类比修辞的不同功能,指出现在学者研究中的一些逻辑问题。


三、“一曝十寒”与“专心致志”

“一曝十寒”和“专心致志”是现在流行的成语。它们出自《孟子》,但原来的故事跟现在多数人的印象很不相同。有一天,孟子对国王说,您不聪明,这不奇怪。即使世界上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天见太阳,十天挨寒冷,它也不能生长:“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泵献咏幼潘?,我很少有机会见陛下。我一离开,寒冷就到来。您即使有聪明的萌芽,我也没办法让它成长:“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接着,孟子作了第二个类比。他说,下棋不过是小小的技巧,但如果不专心,那也学不成:“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鞭那锸侨詈玫钠迨?。假设他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专心学习,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也听弈秋讲,心里却想着会有天鹅飞来,考虑怎么拿弓箭去射它。那么,虽然一起学习,他的成绩却比不上人家。这并非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盵14]第一个类比可以这样代入公式:(公式6)

image.png

类比论证、说明和修辞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在类比论证中,如果前提开列的不是两个事物的相同点,而是相似点,那么相似程度的高低对结论的说服力有很大影响。阳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跟智者对国王聪明的作用相似性不强,从植物需要阳光照射推出国王需要智者指导的说服力有限。孟子这个类比在很大程度上起的是说明和修辞作用,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他的观点,以生动的讲法争取国王的赞同。孟子的第二个类比也兼起多种作用。它的论证可以这样概括:(公式7)


[14]《孟子·告子上》,331~332页。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