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对国共两党援助比较研究
作者:张龙杰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援助在时间、方式和总量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异。
金既不能用于购买大批军火,也不足以扭转中共的财政状况,但对于中共极度艰苦的生存斗争状况而言,其意义仍然是巨大的。
表4?1937~1940年陕甘宁边区每年岁入与每年苏联资金援助的比较3
年度 | 1937 | 1938 | 1939 | 1940 |
陕甘宁边区每年岁入 (法币元) | 526,602.31 | 907,943.31 | 6,602,909.38 | 10,704,353.05 |
苏联资金援助 (折合法币元) | 2,739,113.50 | 3,853,211.01 | 不详 | 16,348,287.04 |
(三)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对国共两党差别化援助政策的特点及原因
伴随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自1927到1937,国共两党暌违十年后再次握手合作,“兄弟倪于墙,外御其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成,团结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内部力量,然而,中日差距是现实和不容忽视的,苦求外援之后,出于共同利益和人道主义,苏联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值得注意的是,国共合作之后,苏联仍对国共两党进行独立援助,这反映出了国共关系的一个侧面,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之后,国共在军需分配、协调合作方面还未统一,换言之,苏联通过国民政府的对华援助,只是片面的“对华援助”,中共未能真正获得军需和物资补给,如李德所说:“苏联的物质和技术援助,主要对南京政府有利,而开始分送到延安来的主要是急需的药物和医疗设备,以及政治读物—报纸、杂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列宁的,当然也有斯大林的讲话和著作?!?/span>[1]全面抗战时期,
[1]奥托·布莱恩:《中国纪事》,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2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