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炮约免费-51品茶风楼阁全国,快餐500元2小时联系,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对国共两党援助比较研究

作者:张龙杰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  

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援助在时间、方式和总量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异。


外交渠道进行的对华援助是面向国民党的援助,而苏联对中共的援助则是通过秘密方式、在国民党之外进行的。二者在援助的起止时间、方式、总量上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一)全面抗战时期苏联援助国民党的起止时间

1.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开启了苏联援助的大门。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对中国、对国民党的援助从政治层面上而言首先是从《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开始的。1937年8月21日,中国国民政府代表王宠惠与苏联政府代表鲍格莫洛夫在南京正式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实际上打开了苏联对华援助的大门,尽管在卢沟桥事变之后,蒋介石一再向苏联提出援助的请求,甚至寄望苏联对日出兵,但苏联并未立即有实际行动。因为从根本上讲,“国际主义道义”并不能完全驱动苏联对华进行大规模援助,“国家利益”才是苏联向中国提供援助的根本。1936年11月25日,德、日两国在柏林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打起反苏反共的旗号,日本在反苏的同时大肆在东亚进行扩张。德国在欧洲势不可挡的铁蹄已令苏联焦灼不已,日本在东北亚一系列的动作更令其如芒在背。苏联面临的地缘困境还不止于来自德、日两国的挑战,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统一中国后,也曾采取坚定的反苏反共政策,1929年7月中苏两国断交,并上升到武装冲突,“九一八事变”之后中苏两国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考虑,两国外交关系最终得以恢复。苏联抓住蒋介石在全面抗战后求援的机会,推进《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以稳固中苏关系,同时通过援助中国,防止蒋介石倒向日本,避免陷入德意日主导的反苏包围圈。是故苏联驻华代表鲍格莫洛夫在与陈果夫就援助问题谈判时,把《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摆在首要位置,“苏联政府认为这个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要商讨其他更进一步的协定,那就更加必要立即就互不侵犯条约开始谈判?!?a href="file:///C:/Users/news25/Desktop/00%E5%8F%91%E6%B7%B1%E6%80%9D%E7%BD%912019%E5%B9%B4%E7%AC%AC3%E2%80%945%E6%9C%9F%EF%BC%88%E6%80%BB%E7%AC%AC5%E2%80%947%E6%9C%9F%EF%BC%89/2019%E5%B9%B4%E7%AC%AC4%E6%9C%9F%E6%80%BB%E7%AC%AC6%E6%9C%9F/%E6%B7%B1%E5%9C%B3%E7%A4%BE%E4%BC%9A%E7%A7%91%E5%AD%A6%202019%EF%BC%884%EF%BC%89.doc.docx#_ftn1" name="_ftnref1" title="">[1]鲍格莫洛夫为促成条约的签订,特别对蒋介石解释这一做法,“中国政府应该了解我们的处境,我们如果没有以互不侵犯条约的形式作为起码的保证,使中国不用我们的武器来打我们,那我们是不能向中国提供武器的?!?a href="file:///C:/Users/news25/Desktop/00%E5%8F%91%E6%B7%B1%E6%80%9D%E7%BD%912019%E5%B9%B4%E7%AC%AC3%E2%80%945%E6%9C%9F%EF%BC%88%E6%80%BB%E7%AC%AC5%E2%80%947%E6%9C%9F%EF%BC%89/2019%E5%B9%B4%E7%AC%AC4%E6%9C%9F%E6%80%BB%E7%AC%AC6%E6%9C%9F/%E6%B7%B1%E5%9C%B3%E7%A4%BE%E4%BC%9A%E7%A7%91%E5%AD%A6%202019%EF%BC%884%EF%BC%89.doc.docx#_ftn2" name="_ftnref2" title="">[2]

1937年~1941年中苏事实上的抗日联盟是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为基础的,[3]条约签订后,苏联因外交上讳于日本,所有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都是通过秘密渠道进行,尽管苏联在援华事项上谨小慎微,生恐刺激日本,但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在1941年前对战时中国的援助是积极的、伟大的,如参与争取苏联援助的蒋介石特使孙科所言:“外援方面,自1937年七七以后,直至1941年6月苏德战争前,整整四年间,我们作战所需的物资,大部分依赖苏联的援助。苏联同时更在革命精神和人类道义上寄予我们无限的同情和鼓舞?!?a href="file:///C:/Users/news25/Desktop/00%E5%8F%91%E6%B7%B1%E6%80%9D%E7%BD%912019%E5%B9%B4%E7%AC%AC3%E2%80%945%E6%9C%9F%EF%BC%88%E6%80%BB%E7%AC%AC5%E2%80%947%E6%9C%9F%EF%BC%89/2019%E5%B9%B4%E7%AC%AC4%E6%9C%9F%E6%80%BB%E7%AC%AC6%E6%9C%9F/%E6%B7%B1%E5%9C%B3%E7%A4%BE%E4%BC%9A%E7%A7%91%E5%AD%A6%202019%EF%BC%884%EF%BC%89.doc.docx#_ftn4" name="_ftnref4" title="">[4]

2. 苏联对国民党军火物资、信用贷款、军事人员援助的时间范围。苏联对国民党的援助主要包括军火物资、信用贷款以及军事人员的支持,而军火物资则是通过信用贷款支付,《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之后,军火物资的实际援助先于信用贷款签订的时间。

1937年8月14日,尚在《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前,蒋介石便令其密使张冲向苏联驻华全权代表鲍格莫洛夫提交了一份军火供应合同草案,草案列出中方请求苏联提供的军火物资,包括350架飞机、200辆坦克、236门大炮,其中,300架飞机、全部坦克与136门大炮应在合同签字后一个月内提供。[5]这是目前笔者所掌握材料中,全面抗战爆发后苏联对国民党最早的一笔援助。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订,苏联突破轴心国反苏包围,其欧洲区域的威胁短时间内得到缓解,这一胜利促使苏联下决心通过对日外交谈判消除远东安全问题,为创造对


[1]3《苏联对外政策文件集》,莫斯科政治文献出版社,1971年,第20卷,第394页,第438页。

 

[2]4李嘉谷:《合作与冲突—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6页。

 

[3]5孙科:《我们的唯一路线》,《中苏文化》,1944年第5期,第10页。

 

 

[5]李嘉谷:《合作与冲突—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82页。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