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炮约免费-51品茶风楼阁全国,快餐500元2小时联系,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对国共两党援助比较研究

作者:张龙杰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  

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援助在时间、方式和总量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异。


日缔约的政治氛围,苏联对华援助政策受到影响,对华援助陷入低潮?!白远四昶咴乱院?,苏联图与德、日妥协,对我军火援助,遂故意迟滞运送,至三十年三月,乃完全断绝?!?a href="file:///C:/Users/news25/Desktop/00%E5%8F%91%E6%B7%B1%E6%80%9D%E7%BD%912019%E5%B9%B4%E7%AC%AC3%E2%80%945%E6%9C%9F%EF%BC%88%E6%80%BB%E7%AC%AC5%E2%80%947%E6%9C%9F%EF%BC%89/2019%E5%B9%B4%E7%AC%AC4%E6%9C%9F%E6%80%BB%E7%AC%AC6%E6%9C%9F/%E6%B7%B1%E5%9C%B3%E7%A4%BE%E4%BC%9A%E7%A7%91%E5%AD%A6%202019%EF%BC%884%EF%BC%89.doc.docx#_ftn1" name="_ftnref1" title="">[1]1941年4月13日,《苏日中立条约》在东京签订,该约签订后,苏联实际上取消了对华援助。[2]苏联通知中国,1941年3月10日前中国申请的货物,苏联将继续供货,但其后申请的货物一律不再供货。[3]

根据俄罗斯学者研究成果,苏联于1937年12月初向中国派出首批航空支援人员,1938年年中派出首批军事顾问和军事技术专家。[4]苏联援华军事人员并未在《苏日中立条约》后立即离开中国,在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顾问和志愿人员仍然在中国支援作战。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派史迪威为蒋介石的参谋长,并增加了对华军援力度,苏联政府从1942年2月决定召回其驻华顾问。[5]

(二)全面抗战时期苏联援助中国共产党的起止时间

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对中共的援助大多是通过共产国际的联络渠道实现的,苏联与中共的联系一直处于秘密状态,蒋介石对苏联向中共的援助始终保持警惕和反对。

苏联、共产国际对中共的援助主要为资金援助,除此之外,还向中共提供了包括纸张、书籍、无线电设备等物资在内的援助以及人员培训等?!霸谖颐翘富敖崾?,我请您向伏罗希洛夫同志转达我们的请求。请求是:目前对于我们来说最主要的和最不可避免的是两个问题,这就是钱和武器。如果伏罗希洛夫同志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那我们就恳请他给予帮助?!?a href="file:///C:/Users/news25/Desktop/00%E5%8F%91%E6%B7%B1%E6%80%9D%E7%BD%912019%E5%B9%B4%E7%AC%AC3%E2%80%945%E6%9C%9F%EF%BC%88%E6%80%BB%E7%AC%AC5%E2%80%947%E6%9C%9F%EF%BC%89/2019%E5%B9%B4%E7%AC%AC4%E6%9C%9F%E6%80%BB%E7%AC%AC6%E6%9C%9F/%E6%B7%B1%E5%9C%B3%E7%A4%BE%E4%BC%9A%E7%A7%91%E5%AD%A6%202019%EF%BC%884%EF%BC%89.doc.docx#_ftn6" name="_ftnref6" title="">[6]在1938年的2月2日、2月3日、1939年的3月5日、3月13日、5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与苏联代表的谈话和与苏联方面来往的书信电报中都多次向苏联请求经济上的援助。[7]

苏联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共提供经济支援以应对中国战场上中共抗战的实际需要和缓解中共财政上的紧迫态势。1938年2月17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莫洛托夫和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季米特洛夫经研究,决定向中共提供50万美元的资金援助。中共中央于1938年4月28日收到这笔款项中的30万美元,毛泽东还为此开了一个收条。[8]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苏联还未完全断绝对中共的资金援助,1941年7月3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拨给共产国际执委会100万美元,用于支援中共中央。[9]1941年9月13 日,中共中央从卡列洛夫那里收到共产国际寄来的30万美元[10];1942年1月13 日,中共中央在给季米特洛夫的电报中写道:已收到共产国际寄到重庆周恩来名下的30万美元。[11]目前尚未发现此后


[1]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295页。

 

[2]5薛衔天、金东吉:《民国时期中苏关系史 1917—1949》(中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第154页,第107页。

 

[3]李嘉谷:《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国际背景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世界历史》,2002年第4期,第88页。

 

[4]6王真:《动荡中的同盟—抗战时期的中苏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18页。

 

[5]7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8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第37页,第28页,第37页,第123页,第124页,第142页。

 

[6]9张泽宇:《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援助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8期,第71页。

 

[9]2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9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第197页,第227页,第250页。

 

[10]4张泽宇:《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援助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8期,第74页。

 

[11]5金东吉:《苏日中立条约的缔结与影响》,《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1期,第88页。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