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炮约免费-51品茶风楼阁全国,快餐500元2小时联系,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从晚清地缘政治和20世纪国际主义看当代的“一带一路”

作者:李智星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  

罗斯地缘战略学家杜金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一场占取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空间的战略行动,并称中国为“羞涩的霸权”。

[摘  要] 俄罗斯地缘战略学家杜金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一场占取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空间的战略行动,并称中国为“羞涩的霸权”。然而国内的学者却指出,“一带一路”所创造的乃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的世界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秩序,体现出20世纪中国国际主义实践的历史遗产。这两种观点分别将“一带一路”置于不同的世界政治视野中进行解释。为回应19世纪西方海洋权力的历史挑战,晚清中国开始形成近现代地缘政治意识,而20世纪的新政治又将中国推上一种区别于19世纪的、以国际主义为斗争理念的抵抗运动。这些多重的历史脉络不仅形塑了中国及其陆海边疆的世界历史地理位置,且迄今仍影响着“一带一路”展开的全球秩序想象。

[关键词] 陆海边疆?世界史?地缘政治?国际主义?“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 D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575(2019)03-0060-10

 

 

一、世界史与近代中国?;?/strong>

19世纪中后期欧洲帝国主义殖民势力向中国的深入延伸,扩大了所谓“东方问题”的地理范围[1]从1840年鸦片战争迫使清廷开放东南沿海一带城市为通商口岸并割让香港,到俄国借调停第二次鸦片


[1]“东方问题”在学理上包含有三层构成:狭义上的“东方问题”指欧洲列强围绕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争夺所引生的问题,第二层包括从奥斯曼延伸到波斯、印度一圈;第三层则涵摄东亚在内。俄国借调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诱迫清政府与之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掠走清帝国大片领土,这与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利密切相关,恩格斯称之为克里米亚战争的亚洲意义。这可看作“东方问题”绵延至远东问题的一个例子。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深圳社会科学》第十五期

  • 《深圳社会科学》第十四期

  • 《深圳社会科学》第十三期

  • 《深圳社会科学》第十二期

  • 《深圳社会科学》第十一期

  • 《深圳社会科学》第十期

  • 《深圳社会科学》第九期

  • 《深圳社会科学》第七期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