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合作与美德的本质*
作者:郭喨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美德并非“彻底的无私性”,而是具有利他性的亲社会行为。对自私目标的追求也可以成为形成美德的动力。人类的合作、亲社会行为(美德)很可能只是基于“自私”目标互惠互利的结果。人类自私地期待他人的无私,这构成了“自私的悖论”。条件性互惠的利他合作突破了“囚徒困境”的逻辑,是“条件性互惠”的“以牙还牙”而非“始终背叛”的“撒旦”或“无条件施惠”的“圣母”促进了人类美德的形成和稳定;“撒旦”和“圣母”无法提供一种具有稳定性的“善”?!耙匝阑寡馈钡某头S氡ǜ词侨死嗪献餍纬傻墓丶际跫??;ダ献鞯娜死嗳禾謇┐罅司赫婺?、提高了竞争力。采取进化生物学的视角有助于我们在哲学上更加深刻地理解“美德”“自私”与“利他行为”,有助于为道德哲学寻求一个更加真实和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英]马特·里德利.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M].吴礼敬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英]休谟.人性论·下[M].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叶航、陈叶烽、贾拥民,等.超越经济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偏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Trivers R L. 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J].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1971 (1):35-57.
[5]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6][德]朋霍费尔.伦理学[M].胡其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 [英]弗兰西斯·哈奇森.道德哲学体系·上[M].江畅、舒红跃、宋伟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8] [美]D·M·巴斯.进化心理学[M].熊哲宏、张勇、晏倩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美]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M].赵德亮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10] [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M]//阮元,???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11][新西兰]罗莎琳德·赫斯特豪斯.美德伦理学[M].李义天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6.
[12]郭喨.责任归因的实验哲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