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炮约免费-51品茶风楼阁全国,快餐500元2小时联系,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进:农民需要与国家政策*

作者:吴业苗  2022-04-27 15:52  新传播    【字号: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政策在21世纪前后有较大差别。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社会缺医少药,国家政策鼓励乡村集体创办合作医疗,低层次地解决农民医疗卫生需要问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数乡村集体经济因家庭承包制出现式微,无力支撑合作医疗运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短缺,农民看病难问题突出;进入21世纪后,国家主动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新农合补助和基本公共卫生投入,基本满足了农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近年来,农民享有的服务水平和质量逐年提高,不仅新农合正在对接城镇居民医保,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均等化医疗保障,而且国家不断改善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条件,农民的健康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和提升。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仍存在诸多新问题,面临多方面新挑战,尤其是公平性、有效性、均衡性与可及性不足的结构性困境掣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基于此,改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国家需要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实施中,着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发展,实施医疗卫生精准化服务,还需要面向农民新需要,优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需结构,合理配置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推动健康服务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四、提升能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再改进

当下农村社会处于向现代社会转型和全面开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公平性、有效性、均衡性和可及性等结构性问题比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复杂,也与21世纪初有所不同。单纯地增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量不能解决农业医疗卫生服务结构不平衡、发展不充分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甚至可能造成医疗卫生资源严重浪费。城镇化发展尤其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改变了农民需要结构,拉高了农民需要层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供给需要立足于农村社会新变化、新情况和新趋势。

(一)立足新变化,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发展

中国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化状况是城乡、地域的非均等化发展长期累积造成的,医疗卫生服务城乡不平衡发展和农村地域不充分发展的叠加导致一些农村地区和部分农民群体享受不到“国民待遇”。21世纪后国家实行的新农合尤其是2009年的新医改确立了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发展方向,国家在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向农村倾斜,不断改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战略,部分地解决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因城乡二元结构消解和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作为重要民生的医疗卫生服务,国家在政策上已经对“新变化”做出“城乡统一”部署。2016年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指出,建立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推行城乡居民医保在“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等方面“六统一”。同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保障农村居民健康是构建全民健康和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要“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且,“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2019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和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加快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要求2019年底前实现两项制度并轨运行、并向统一的居民医保制度过渡。当前最紧要的是认真落实“意见”“纲要”“通知”,着力消除阻碍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利因素,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体系,促进城乡、地域间医疗卫生服务“整合”“统一”。特别需要各级政府将改善和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置于一体化中,利用移动通信技术手段和城市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构建城乡一体、地域一体、市域一体化的“智能传感终端 +移动通信平台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