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制度与繁荣: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作者:马卫红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深圳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之于转型中国的制度价值得以彰显??梢运?,深圳同中国的改革开放融为一体,深圳的历史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史,昭示着中国现代化城市的镜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具有制度识别意义的样本。文章基于深圳的发展经验,揭示了观念—制度—繁荣之间的动力机制究竟是怎样的。首先从观念的力量出发,分析深圳人的精神观念对良好营商环境的作用;然后分析观念支撑的社会选择形成的制度特质;最后探讨深圳的市场繁荣,解释它所代表的这种新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动力学形态。
在文化方面,独立的个体精神,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形成开放、包容、自由的城市氛围。大规模的农民工群体流入这个城市,相当一部分人改变了原来的农民身份,在“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这些观念的激发下,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逐步成为工程师、技术员、工长、甚至自我创业的企业家。深圳所展现的流动性、流动社会独立而自由的个体精神、陌生人之间的交往催生的公共精神等,在一定意义上昭示着未来中国社会变化的方向?!袄戳司褪巧钲谌恕?,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之心深植于每一个来到深圳的人心灵深处,让深圳成为一个自由、多元而有序的社会。这种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可以从独具特色的深圳文学作品中窥见一斑。深圳文学是“移民文学”“打工文学”“青春文学”“新都市文学”, [20]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包容着、接纳着、也抚慰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形成多样性共存的独特魅力。习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根本、更持久的力量。这种独立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文化气质在以企业组织为主的深圳扎下了根,决定了深圳成为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明典范的深厚社会基础。以企业组织为主的城市形成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城市文化和特区精神。
深圳从开始就是一个赋予象征意义的城市,改革开放早就成为深圳城市的一种传统,这种传统可以称之为城市自治,也可以称之为城市治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深圳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治理传统,深圳可以成为一个现代城市典范,它具备了建设中国示范城市的基本条件。企业社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深圳成为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明典范的深厚社会基础。以企业组织为主的城市形成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城市文化和特区精神。这种城市底色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