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早期华工出国史若干问题研究
作者:李中跃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近代早期华工出国史中存在3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经过比较研究可知,协助东印度公司诱招华工的“悌官”或“铁官”,英文名实则“Tikoo”=“Tiquo”=“Terqua”,中文名为胡始明,乃槟榔屿粤籍华人领袖;林则徐查办的拐案,实则另有别情;最早的苦力贸易基地,应该是澳门,要早于厦门。
二、林则徐处理鬼子栏杆诱拐案考实
此案发生于1839年,闽粤地区的人口拐卖被清廷侦知?;系厍娜丝诠章艨冀肭逋⑹右?。道光皇帝听闻“闽广两省??谕2匆拇章蚰诘啬晡醇八曛缀?。少者数十、数百不等,多者竟至千余,其中男少女多……致以左道戕其生命,尤堪悯恻”,于五月下令林则徐等闽粤督抚“实力查禁,以卫民生?!?sup>[29](P215-216)林则徐接到圣旨后,不敢怠慢,经南海知县刘师陆的协助,在两个月内侦破“鬼子栏作坊”大案,抓获张亚盛等五名“拐贩”,继而侦测澳门“卖猪崽”情况,写成 《查明英船有骗带华民出国并无戕害幼孩情事折》,成为时人后世研究近代早期华工出国的重要材料[30]。学界一般多重视该奏折的后半部分,对于鬼子栏杆诱拐案未作深究,似乎该案没有问题,也无人深究林则徐在其间的作为,亦有少数学人研究华工史顺带提及此问题。其实该奏折并没有把案子说完。故仍有必要加以澄清,以示拐案和“卖猪崽”情事之内在关系,也可侧面研究林则徐的言行虚实。
能把这个案子大体说清楚的乃是林则徐另一封奏折《略拐幼孩凌虐致死罪犯潘义德审明定拟折》 [31](P1470-1473)。原来该案另有内情。据官府反复审问,鬼子栏杆内部的童工多是自愿投送学艺的,只有六名是被诱拐,并非如之前所讲全部都是被诱拐的,且参与诱拐的也并非全部5名。潘义德在诱拐过程,并没有使用抢劫或迷药,只是言语哄诱。另外所讲潘义德等人“勒逼”殴打压榨童工,严重致死者只有周亚豪,其余基本完好,而压榨确属实。林则徐等人鉴于民情汹涌以及“粤东栏杆线带销售渐广,因而略诱幼孩,逼织图利,近已渐相效尤”,倾向从重治罪,将潘义德即行正法,杀一儆百,另将林结发配新疆充奴。林则徐等人特别强调要用“略人略卖人”律例,将其判为“拐犯”,从中惩治。 [31](P1470-1473)有何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