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驱动下的网络抗争:以萨帕塔运动为例
作者:马立明 2020-09-02 10:37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利用话语构建进行的互联网抗争运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民粹主义逻辑。
[摘?要] 利用话语构建进行的互联网抗争运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民粹主义逻辑。作为潜伏于草根阶层的民粹主义在互联网的情境下容易被激活,并成为舆论战的逻辑起点。对于互联网抗争的研究,就必须了解民粹主义被激活、被利用的过程。作为著名的互联网战争案例的萨帕塔运动,它的成功就与当地的民粹运动相结合,形成了巨大的抗议声浪,并令其赢得了抗争。萨帕塔运动是如何通过互联网打造抗争话语,成功地呼唤起民粹主义从而实施对政府的“软打击”的?
[关键词] 萨帕塔运动?网络抗争?民粹主义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575(2019)05-0081-10
一、导语
基于网络的政治抗争,其机理是利用发达的媒介进行共意动员,号召网友加入抗争(包括线上与线下)的过程。随着信息革命重构当下的社会权力体系及民众生活方式,网络为民粹主义的书写及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媒介平台,也让这种网络抗争体现为明显的媒介化抗争的色彩。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化,互联网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媒介,“自媒体”“我媒体”的出现,成为互联网社会的首要特征;去中心化、大众化也意味着民间个人叙事的高涨[1]?;チ⒄沟墓?,也是公众被赋予编辑权、发布权的过程。众声喧嚣的网络世界,在客观造就了网络世界的激进氛围。
持续20年的墨西哥萨帕塔运动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善于利用互联网,以精心制作的话语进行情感
[1]陈龙:《Web2.0时代“草根传播”的民粹主义倾向》,《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