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过程与创新: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作者:温兴琦?王海军?郑?昊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通过对创新中知识管理研究的综述,归纳了知识管理过程与创新之间关系研究的主要观点,从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编码及知识创造等环节对知识管理与创新的关系研究进行了梳理,在创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知识管理过程与创新关系实证研究中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研究结论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提出对企业创新实践的启示和建议,并对创新中知识管理的未来研究提出建议与展望。
Wong(2013) | 中国电子制造业203位创新项目领导者 | 绿色产品创新、绿色流程创新、绿色新产品创新 | 知识共享对绿色产品/流程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
Hu和Randel(2014) | 219个工作团队 | 团队创新 | 隐性知识共享对显性知识共享与团队创新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
Maes和Sels(2014) | 194家比利时中小企业 | 突破性创新 | 知识共享对突破性创新具有直接影响 |
Soto-Acosta等(2014) | 西班牙535家中小企业 | 新产品和新流程中的新技术知识和新创意 | 网络知识共享对创新有正向影响 |
Chen-Fong Wu(2016) | 台湾海峡两岸357家旅游企业 | 服务创新 | 知识共享在商业伦理对创新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 |
如Hu[1]等认为知识共享的概念也隐含了其他维度的内涵,如互利共生、声誉、利他主义等;Saenz等则专门探讨了知识共享机制,如信息与通信技术、人际互动与管理过程等。此外,也有学者重点关注了团队文化、情感承诺等研究主题,这些研究突显了以人为本背景下基于承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性。Maes和Sels研究了知识分享通过转化和利用存量知识促进创新的机理,并发现知识吸收能力对知识共享具有显著影响。此外,Connell[2]等人研究认为,产业集群中企业所处的位置和组织内部结构及学习模式对知识共享具有支持作用。
4. 知识编码与创新
所谓知识编码,是通过标准的形式表现知识,使知识能够方便地被共享和交流。知识编码是提高知识显性化程度,将知识从无序到有序、隐性到显性的过程。Hakanson[3]提出,知识编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通过使用代码和社会通用的符号代表知识的主观努力过程,它包含两个流程环节,即知识差异化或知识区分和知识整合。具体而言,知识编码就是运用一系列代码(如图像、地图)和社会公认的符号(如语言中的各种象征符号)对知识进行编译和表象化。因而,知识编码过程是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它需要与相关社会群体就知识代码符合系统进行协商与沟通,其编码结果也必然会对相关社会群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知识编码对创新具有重要影响。Garcia-Muina[4]等以西班牙生物行业54家企业为样本,考查了知识编码的作用结果显示,知识编码对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并得出结论认为:将可编码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信息的过程,有利于企业的渐进性创新活动。
此外,知识编码也内嵌于组织学习过程之中,并通过对组织学习方式和组织认知模式的影响,对组织战略及组织创新绩效产生一定影响。
5. 知识创造与创新
[1]Hu,M.L.M.,Horng,J.S.and Sun,Y.H.C.,“Hospitality teams:knowledge sharing and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Tourism Management,2009(1).
[2]Connell,J.,Kriz,A.and Thorpe,M.,“Industry clusters:an antidote for knowledge sharing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4(1).
[3]Hakanson,L.,“Creating knowledge–the power and logic of articulation”,Oxford Journal,2002(1).
[4]Garcia-Muina,F.E.,Pelechano-Barahona,E.and Navas-Lopez,J.E.,“Knowledge codific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cces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panish biotech companie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