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与深圳文学发展
作者:周思明 2019-12-09 17:11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深圳作家注重个性,我写我心,呈现多元共生、各擅其场的书写状态,这是深圳文学的魅力和特点所在。与此同时,深圳文艺批评也别具特色,门类齐全,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深圳文学如何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扬长补短,如何创造新的更大辉煌,需要深圳作家、评论家们勠力同心,做出进一步思考,付出更多的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不负时代赋予深圳的伟大历史使命。
迹了。甚至可以这样说,真正意义上的打工文学,已如同凤毛麟角。鉴此,有人主张,打工作家应该由政府、文联、作协等机构收编,以签约作家、合同制作家等身份予以?;ぁ1收呷衔?,这动议的动机也许不错,但如果打工作家的生活境遇全然改变,打工作者的痛感不再存在,“幸福指数”迅速攀升,也许以疼痛为标志的打工文学就会随风飘逝,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1。
“打工文学”是文学深军所看重的写作领域。打工文学曾经盛极一时,但现在这个概念却出现了很不稳定的杂音,受到圈内外人们的质疑。有些研究者急于给它改名换姓,但提法变了,并不意味着内容的出新和形式的革命。如果我们轻易地抛弃了“打工文学”的称谓,得到的将是什么?也许什么也得不到。评论家吴义勤认为,深圳文学前几年被“打工文学”绑架了。某种程度上,我同意他的看法。但不管怎么说,打工文学毕竟是文学深军所凸显的一个写作亮点?!按蚬の难А弊魑钲谖难ё试吹囊恢?,已经在当代文坛产生一定的影响,应该继续神化和完善之,但忙着贴标签本身值得质疑,价值也似乎不大。打工文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现代性写作,不仅在思想探索上具有现代性,而且在审美原创上也是如此。现在的问题是,打工文学原有的激情和粗粝,都在悄悄地流失。如何保持打工文学的后劲,积极探索打工文学的出路,乃是我们亟须思考和着手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打工文学要得到更大发展,仍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和美学品位,使之真正成为一种“有思想的艺术”,这是打工文学作家们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2。
四、朝气蓬勃的深圳儿童文学
长期以来,在深圳文学理论评论体系中,很少有人浓墨重彩地论及深圳儿童文学,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正常的。事实上,深圳儿童文学是卓有建树、朝气蓬勃的。目前深圳有30多名创作活跃的儿童文学作家:全国儿童文学奖获得者陈诗哥;5次冰心文学奖获得者、中国好书月度榜单入选者、“动物小说”王子、国内新生代“动物小说”领军人物袁博;出版童书60多本的青年作家关小敏;入选中宣部2015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的郝周等堪称代表。深圳青春校园文学发展势头喜人,可谓是全国青春文学、校园文学的高地。从年龄结构讲,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群呈现老中青三结合状貌,老作家以苏曼华、张黎明等为代表,中年作家以杜梅、牛金瓶、严爱慈、袁晓峰等为代表,青年作家以陈诗哥、袁博、郝周、安小橙、吴依薇、麦芽、西西等为代表。近年来,随着深圳文化凝聚力的提升和儿童阅读推广的深入开展,深圳儿童文学创作队伍更呈现出以青年作家为主体,朝气蓬勃、风格多样、蔚为大观的良好势头3。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深圳儿童文学创作生态格局已然形成:苏曼华、张黎明、严爱慈等资深儿童文学作家以拓荒之功成为早期的标志;郁秀、陈诗哥等分获全国儿童文学奖,成为深圳儿童文学的夺目亮点;杜梅、袁博、刘克勤、关小敏、郝周、吴依薇、安小橙、西西、麦芽等创作活跃、各擅胜??;林培源、张悉妮、赵荔、韩淑娴、李墨白、谢然等从校园走向文坛,从深圳走向全国;秦锦屏、陈再见、谢宏、徐东等作家旁逸斜出,偶有佳作;袁晓峰、李迪、周其星等阅读推广人对创作定位精准,时有涉猎4。
1.周思明:《流水线上的文学书写》。 2.3.4周思明:《共建儿童文学美丽家园》,《深圳商报》,2017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