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吉礼中的漆器藏礼现象考论
作者:刘进有 2019-12-09 17:11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先秦社会器以藏礼,漆器如同青铜礼器一样是时人表达礼差的物化载体。饮食器具、舞乐器具、弓矢、冕冠与车舆等髹漆器物内化了通鬼神、禳灾异、别尊卑、昭名分、辨等威等礼仪内涵,蕴含着尊卑性、通神性、权威性、等级性等礼意特性。因此,以吉礼为中心研究漆器藏礼现象对重新探讨先秦礼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巧细致,不适于作为实用武器,应是舞盾。”1此类盾牌为髹漆之盾,多皮胎质地或木质。制作精美,上面绘有各种纹型图案,显然万舞所用之干便属此类漆盾。因器物髹漆有防腐、防霜冻、美观的效果,色彩也可以体现权威身份抑或各种信仰习俗,这也是为何先秦之人要将木盾和皮盾髹漆的原因。由上可以窥知,先秦常用之盾当大都为漆盾,万舞之中的干便多为漆盾。
2.“干”的使用及其蕴含的“祈禳”礼意
殷商时的万舞大量用于祭天、祭祖等活动中,万舞中的舞具显然是用以殷人用以表达“祈福禳灾”之愿的。通过甲骨卜辞的相关记载,我们可将商代万舞祭祀祈禳的现象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王其呼戌舞盂有雨。吉。惟万舞盂田有雨。吉 (《甲骨文合集》28180)
(2)万其奏,不遘大雨。 (《甲骨文合集》30131)
(3)今日辛王其田亡灾。呼万舞。 (《甲骨文合集》28461)
(4)王其呼万舞……吉。 (《甲骨文合集》31032)
(5)万于父甲。 (《甲骨文合集》27368)
(6)叀万舞。大吉。 (《甲骨文合集》31033)
(7)戊戌卜,争,贞王归奏玉其伐。 (《甲骨文合集》06016)
见上所引,(1)为求雨,(2)为求不雨,(3)求无灾,(5)为祭祀先祖父甲以祈福。上述卜辞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干,但“万”与“万舞”之词却多次出现,按“奏玉其伐(7)”中伐与奏连用,由此可觇执干戚之武舞舞容之一二2。此处“奏”指敲击鼓钟,“伐”指挥舞干戚。屈万里先生认为:此言万舞,或即干羽之舞也3??芍?,商代万舞当有干戚之舞(武舞),干(盾)仍是殷商时期万舞的重要舞具,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商周墓地M119发现有“皮质和木质彩绘漆盾牌”4各1块,此类漆盾当为殷人祭祀时跳万舞的干(盾)。当祭祖、祈雨、祈求不雨、祈求无灾之时,舞者便要执盾而舞,甲骨所载万舞之事主要体现了殷人趋吉避凶的愿望,他们希望通过执盾而舞来实现意愿,此类漆盾便成了向天地神灵祈福与禳灾的工具。
另外,祭祀山川之神,万舞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礼节,即舞者需执干戚以舞。据《周礼·地官·舞师》曰:“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比粲屑漓肷酱ㄖ?,掌管教练兵舞(干戚之舞)的舞师便需带领舞者与干戚等舞具前往跳兵舞,如《山海经·中山经》所载:
(1)首山,?也,其祠用稌、黑牺太牢之具、蘖酿;干儛,置鼓;婴用一璧。郭璞注:“干儛,万儛也;置鼓,击之以舞?!?5
(2)熊山,席(帝)6也,其祠:羞酒,太牢具,婴毛一璧。干儛,用兵以禳;祈,璆冕舞。郭璞注:“禳,祓除之祭
1.吕树芝:《战国彩绘龙凤纹漆盾》,《历史教学》1983年第8期。 2.陈致:《“万(萬)舞”与“庸奏”:殷人祭祀乐舞与〈诗〉中三颂》,《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4期。 3.屈万里:《殷墟文字甲编考释》,第361~362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商周墓地1998年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7期。 5.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35页。 6.《山海经校注》中,郝懿行与袁珂认为“席”字当为“帝”之误,故应作“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