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善读“无字”之书
■秦德君
说话只能说可说之事,话语之外,有不可说的世界,它超越语言。
《庄子·天道》记载了一名工匠与齐桓公关于读书问题的对话,反映了那时候人们对于读书、知识和书籍的看法,颇可品悟。
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工匠轮扁在堂下斫制车轮??雌牖腹恋糜眯?,轮扁放下手中工具问齐桓公:“能冒昧问一下,您读的是什么书???”
齐桓公回答“圣人的书?!甭直馕剩骸笆ト嘶够钭怕??”齐桓公回答:“早死了?!甭直馑担骸叭辉蚓琳?,古人之糟魄已夫!”这样看来,您读的那些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听了大怒,对轮扁说:“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币馑际?,我读书,你一工匠怎可如此妄加评论!你能说出道理来便可,说不出道理来就处死!
没说几句,齐桓公就来了雷霆之怒,有点玩不起。但齐桓公的话不无道理,一名工匠把“圣人之书”视为“糟魄”,确有出格之处。
轮扁搞了一辈子手艺,就以自己手艺之道对齐桓公说:我制作车轮,卯眼松了不牢固,卯眼太紧则插不进,做到恰到好处的分寸靠什么?靠的是心悟?!翱诓荒苎裕惺嫜捎谄浼洹?,其中的门道只可意会,难以言说。我不能把其中精微之处言传于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言说中学到,由此我七十岁还在做车轮。古代的人同那些难以言说的东西一起消逝了,所以说您读的那些书(可明说的东西),不过是古人剩下的糟粕罢了。
听了轮扁的这番话,齐桓公有何反应,《庄子》没记载。当是无言以对,至少是没法驳斥轮扁的这一番话。轮扁是在更高的层面上,揭示了“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的道理,即人所悟得的真正精妙的东西,是很难通过话语传递的,有些东西是进不了语言系统的,见诸文字的不过是些平庸的东西。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蔽淖值某鱿质歉龌贝慕剑死辔拿魑幕芏嗍强渴榧交鹣啻?,但文字、书籍毕竟只是媒介,凡见诸文字、书籍的东西,其实丢掉了很多汤汤汁汁的原味。中国菜肴,对汤汁大有讲究,很多菜肴的秘籍就在于汤汁之中,文字和书籍背后很多东西,正如这“汤汁”。当我们用话语特别是文字表达的时候,其实它已经走样了,不是“原版”那回事了。
任何文字,其实都不能真正与思想和心灵对位,充其量是表达了其中几成而已。人性、神悟、心智中很多东西,是很难通过文字符号传达的,至少是无法准确言说的。再好的语言也是苍白的。
书籍只是表达了人类思想和心灵很小一部分。任何东西只要进入文字符号系统,就简化了,刚性了,变形了,干涸了,挂一漏万了。
说话只能说可说之事,话语之外,有不可说的世界,它超越语言。所以释迦牟尼说:“言语文字不能代表人的思想”,分析哲学创始人维特根斯坦则强调:“凡能说清楚的,就应当说清楚;凡不能说的,就应保持沉默?!庇纱硕潦橐痢坝凶帧敝椋贫痢拔拮帧敝?。
(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