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造福大多数人
■海舟
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激励问题,即一个人如果要从市场上获利,他必须为他们创造价值,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并获得消费者满意,在自愿与公平的环境中进行平等交易。
社会的发展往往超乎人的想象,二三十年前,很难想象汽车像燕子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不要说大城市已是车满为患,交通堵塞成为一大社会治理难题,即使在偏僻的乡村,许多人家都有车,一到春节,大多数人开车回家,村里成为汽车展览场,而今农村里娶媳妇的条件就是盖新房,买新车。
汽车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有许多影响深远的技术被发明,譬如说电灯、电话等,与汽车相关的便是电车以及内燃机。1886年,德国汽车奔驰创始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70年后的1956年,我国才生产出第一辆汽车——解放CA10汽车。尽管我国生产出了第一辆车,但是由于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汽车在人们眼中,依然可望而不可及,个人想拥有一辆车连想都不敢想,轿车进入百姓家更是遥远的梦想。那么,这个梦想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后的事情,一切都是因为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成果。
亚当·斯密揭示国民财富生产的秘密就是市场经济,参与市场的主体进行劳动分工,又被一只无形的手指挥来进行合作,资源朝着最有效率的地方分配,分工越细,合作的程度越高,效率也就越高。汽车产业是一个分工合作极为复杂的现代生产体系,一辆汽车拥有上万个零部件,如果只由一个厂家生产所有的零部件,其生产成本会非常高昂,生产效率也会非常低下,普通人根本无法承担天价的成本,也就谈不上买车。只有靠大规模生产,高科技的普遍应用,才能实现工业化大生产。很难想象,如今,在一个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上万个零件,平均不到1分钟就能装配完一辆车。
我国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是于1985年成立的上海大众,从合资办厂到国产汽车,汽车生产走过了30多年历程。这30多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市场经济高歌猛进的时期,汽车就是这样进入千家万户。到2021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亿辆,每4人就有一辆汽车,仅2021年我国乘用车产量就有2140.8万辆,这是30多年前的人们不能想象得到的。
汽车从奢侈品到成为代步的普通交通工具,让普通人能享受到现代工业的成果,只有在市场经济下才能实现。不单是汽车如此,与人们有关的一切生活物资都是如此,衣食住行通讯工具,都是因为市场经济。
以通讯工具为例,1876年,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机。1973年,马丁·库帕发明手机。也是在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迅猛发展,1980年后还被称为大哥大的手机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移动通信以超过人们的想象快速发展,从1G发展到了今天的5G,智能手机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电话与手机曾经作为奢侈品,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只有通过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电话与手机才能降格为普通通讯工具,而这一切也是拜市场经济所赐。
计划经济是指令经济,必定带来短缺经济,而市场经济则是人类财富增长最好的体制,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激励问题,即一个人如果要从市场上获利,他必须为他们创造价值,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并获得消费者满意,在自愿与公平的环境中进行平等交易。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大规模地生产,才会有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普通人才能享受到市场经济的成果。
(作者系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