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在京举行
深圳特区报讯 (本报驻京记者庄宇辉)11月27日,由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联合举办的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在京举行。国史学会第一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国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杨胜群,国史学会原副会长、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国史学会副会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曲爱国,国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国史学会秘书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张星星,以及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武力,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李正华、宋月红等出席会议并发言。座谈会由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朱佳木主持。
会上,与会学者分别以《中国道路是党和人民在百年奋斗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深得党心民心的历史决议》《深刻领悟〈决议〉对历史研究工作的历史意义》《党百年奋斗历史意义的内在逻辑》《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新境界》《承前启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政治宣言》《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开启新征程》《党在不断奋斗中坚持中国道路》为题,畅谈了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
与会者认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围绕我们过去为什么会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和大历史观,聚焦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刻概括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党的历史的新认识,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历史虚无主义,澄清了党史上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同党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