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百年党史智慧力量 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深圳特区报记者赵鑫通讯员程瑛文/图
“十个坚持”,这是百年大党的精神财富、思想精华。要深刻把握“十个坚持”中每一个“坚持”的丰富内涵,以及“十个坚持”之间的内在逻辑,理解其中的辩证关系,确?!笆黾岢帧甭浣诺绞导忝嫔?,在实践中发展壮大。
日前,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特区担当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为主题的第4期“文化见圳·思享会”活动在南方科技大学举行?;疃墒形浚ㄊ形彩ν牛?、南方科技大学共同主办。本期“文化见圳·思享会”特邀北京、广州、深圳近20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展开深入研讨,力求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为奋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一、“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总编辑熊若愚认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领会把握“两个确立”,必须深刻认识到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主任韩望喜认为,全会首次提出“两个确立”,是百年大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全会同时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表明这一重大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讲席教授李凤亮认为,全会开创性提出“两个确立”,坚定拥护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全党就有定盘星,全国人民就有主心骨,中华“复兴”号巨轮就有掌舵者,面对惊涛骇浪就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就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互动的复杂条件下,坚持正确前进方向,乘风破浪不迷航。
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教育长、副教授宫正认为,全会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论述,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表述相比,更加鲜明地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百年党史大坐标上的历史地位和理论地位。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傅鹤鸣认为,要把全会精神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整体时代逻辑中去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号角,只有把“两个确立”与新时代密切联系,才能理解它的决定性意义。
市委党校党史党建党性教研部副主任、深圳党建研究会秘书处负责人、副教授王定毅认为,之所以以历史决议的方式提出“两个确立”,本质上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勃勃生机。
二、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陈培永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党的历史经验凝练成“十个坚持”,这是百年大党的精神财富、思想精华。要深刻把握“十个坚持”中每一个“坚持”的丰富内涵,以及“十个坚持”之间的内在逻辑,理解其中的辩证关系,确保“十个坚持”落脚到实践层面上,在实践中发展壮大。
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党史处处长、副研究员毛剑峰认为,作为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整体,“十条经验”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我们党为什么能够从最初的50多人发展成为今天已经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的根本原因。
市委党校党史党建党性教研部原主任、教授路云辉认为,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清醒规划未来前行之路,这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出的“十条经验”,是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理论成果,是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党自觉肩负民族复兴伟业百年求索的实践精华。
南方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德军认为,重视总结历史经验体现出我们党一种高度的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成就是我们坚定自信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是我们凝聚共识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要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照亮人心、凝聚人心,形成奋进新征程的强大思想基础。
深圳特区报《理论周刊》主编周国和认为,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可以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取得伟大历史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理论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
三、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优越性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浩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人民性、时代性和自主性等方面体现出较之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优越性;深圳作为全球最成功的经济特区之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优越性。在新的征程上,深圳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将会续写更多的“春天的故事”,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深圳市社科院副院长、《深圳社会科学》主编杨建认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步的标志和代表之一,无疑是向国际展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佳城市样板。要继续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新的发展路径,自觉承担起“试点、试验、示范”的责任,加大制度创新步伐,进一步当好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和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完善中国方案、中国治理作出深圳贡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许建领认为,新时代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要以供给侧改革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以高质量培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以应用研发助力区域产业迭代升级,以机制建设健全助力共同富裕的综合保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职业教育初心使命,推动共同富裕,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应用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市委政研室(改革办)改革规划处处长王海金认为,深圳用自身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快”“走得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忠实践行地,通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中国之治”贡献基层实践和“特区智慧”。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宣传与公共关系部部长张凌认为,要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高校思政工作,将党的最新成果入头脑入课堂,巩固和完善“三大圈层”新型思政体系,抓好抓实核心圈层建设,形成卓有成效的支撑圈层,营造“大思政”格局的协同圈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夏晋祥认为,深圳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正是百年党史宝贵经验的结果,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要勇于改革、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世界奇迹。
南方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副教授滕明政认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认真学习领会百年大党的历史经验,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党的辉煌历史要答案、向党的创新理论要方法。要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