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炮约免费-51品茶风楼阁全国,快餐500元2小时联系,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执著”与租值消散

2021-11-23 11:22 来源:深圳特区报
竞争结果往往是均衡状态,此时,按此行为获得的好处最多,如果不按竞争均衡从事,个人就会多付代价,经济学称其为租值消散。佛学是门智慧有用的学问,佛学的基本智慧是般若,即缘起性空,认为万事万物皆由因缘引起,随着因缘变化,没有固定的实体,万物自性空。

■王兴康

竞争结果往往是均衡状态,此时,按此行为获得的好处最多,如果不按竞争均衡从事,个人就会多付代价,经济学称其为租值消散。

佛学是门智慧有用的学问,佛学的基本智慧是般若,即缘起性空,认为万事万物皆由因缘引起,随着因缘变化,没有固定的实体,万物自性空。

与缘起观相反,“执着”即“执著”(梵文与巴利文:Upādāna)泛指固执或拘泥,是指对某一事物坚守不放。如果世间真理是缘起性空,那么,“执着”便是错误的看法,一个人“执着”就会付出代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从经济角度看,某个选择之所以要付出代价,是因为相对于个人欲望而言,世间许多资源是不够的。比如你想要苹果,我也想要苹果,苹果对你、我欲望而言不够;一个果农想要卖苹果赚钱,另一个果农也想卖苹果赚钱,钱对两个果农欲望而言是不够的。多人需求同种物品就会竞争,竞争就要有规则,其中一个规则是价格机制。

苹果市场上,众多买者与买者争着购买,众多卖者与卖者争着售卖,双方力量决定了苹果的市场价格。按照市场价格购买,每个买者所得剩余最多(个人效用减去支付价格),每个卖者所得剩余也最多(售卖价格减去生产成本),买卖双方按照市场价格成交,所得好处最多(交换剩余最多)。

如果有人非得“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比如想低于市场价格购买苹果,那么,他将买不到苹果;如果定要高于市场价格购买苹果,那么,他将多付金钱。同样,卖者非得“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低于或者高于市场价格售卖苹果,那么,他将少卖价钱或者卖不掉苹果。

竞争结果往往是均衡状态,此时,按此行为获得的好处最多,如果不按竞争均衡从事,个人就会多付代价,经济学称其为租值消散。不仅市场交换不按价格行事会引起租值消散,而且,许多其他日常事务处理也是如此。

例如大学生占座。许多高校学习气氛较好,双休日图书馆往往人满为患,以至于找不到一个空位,此时,座位相对学生欲望是不够的,学生就得占位。占位方式有排队、书本等。

一般大学最多见的是用书本占位,在座位上事先放一本书,表示有人占了这个位置。相对于书本占位,排队占位多付的时间是租值消散。这就是各大高校流行书本占座的原因。

不仅买卖、占座如此,多数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也得因地因时制宜,做到客随主便、入乡随俗,否则,不仅会被众人视为异类,而且,还会吃亏上当,甚至头破血流。

大道至简,天下学问往往相通,佛学与经济学就是如此。佛学启发我们缘起万物,行为举止随缘而动,这样往往符合均衡方式行事,能够取得最好结果。如果为人处世非要拧巴、非得“执着”,那么,往往会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带来不必要的租值消散。

(作者系经济学者)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