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冠疫情国内防控治理的成效与经验*——基于全国范围网络调研数据的分析
作者:赵红军 石佳鑫 左百官 杨晓辉 陈娜 2021-10-26 19:24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2019年末—2020年的新冠疫情必将因为其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深而载入史册。本文基于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371个城市的网络调研数据,分析了新冠疫情国内防控治理中居民与企业个体应对疫情的行为变化,居民生活、消费、出行行为变化,工作学习方式变化,身心健康变化,企业行为变化等。研究发现,新冠疫情对整个社会包括居民和企业个体的生产、经营、生活、学习等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严重负面冲击。我国广大居民个体和企业都对新冠疫情产生的冲击做出了必要及时的预防与反应,外出出行、交往、出差的频率大大降低,不必要的应酬、来往大幅度减少,家庭生活、组织关怀与亲情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同时,疫情的冲击也为全社会进行经济、管理、商业、企业创新提供了难得机遇。文章首次从微观个体和大样本调研的角度证明了我国政府出台的新冠疫情防控举措的有效性、及时性和合理性;同时,调研结果也充分彰显了儒家文化基础上亲民政府、团结社会、良好居民与企业个体之间的紧密关联和融洽的社会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全国一盘棋、集中统一领导、一切为了人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务实有效的治理举措、社区联防联控的治理举措等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最大优势,也是战胜新冠疫情的最大制度优势。
(三)中国防控疫情工作始终正视问题矛盾,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务实的治理举措等是我们能够战胜新冠疫情的重要保证
一是在此次新冠疫情发生之际,国内充分发挥网络线上的渠道优势,完成对必要个人防护物资的调控供给。如图10所示,在有关个人医用防护物资是否充足的调查中,分别有83%、80.6%、80.1%的被调查者回应防护口罩、温度计、酒精/消毒液等三项防疫物资储备充足;并且在我们有关必要防护物资储备来源的相关调查中发现,电商平台预约购买与线下预约购买这两个渠道作为被调查者储备医用防护物资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65.52%与57.52%。由此来看,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护物资的储备中,网络线上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解决了线下采购面临感染风险与对必要防护物资进行储备的矛盾。
二是主流媒体及时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促进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如图11所示,在我们有关获取新冠疫情信息途径的相关调查中发现,电视广播、手机、网站网页是被调研者依赖最多的获取信息途径,每个途径被依赖的频数占总体的有效比率分别为65.9%、64.8%、51.8%。由此可见,在此次重大疫情防控中,主流媒体已经展示了权威新闻机构的强大宣传力量,并结合网络时代直播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技术,以多样化的视听和语言文字传播形式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相关内容,引领舆情,促进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
三是我国政府及时、务实地对参加防治的医务人员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比如,有关省份对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按照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补助;对参加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护及随行人员,在享受临时性工作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每人6000元的一次性慰问补助等多项措施。在本文有关政府出台的针对疫情防治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等政策如何评价的调查中,有59.4%的被调查者非常认可相关政策,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的实质性效果。
四是我国多部委联合实施多项措施,务实、有效帮扶中小微企业度过疫情难关。比如,我国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在有关对国家对中小、微企业的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如何评价与被调查者的职业类别进行关联性分析的调查中发现,事业单位、国企职员、私营业主在及时性和帮扶力度两方面对相关扶持政策认可度很高,分别占参与调查总数的58.1%与58.4%,这就证明了国家出台扶持中小微企业的相关政策,可以及时有效地帮助企业应对此次疫情造成的负面冲击,从而为中国最终战胜疫情防控攻坚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