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炮约免费-51品茶风楼阁全国,快餐500元2小时联系,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深圳文化产业40年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作者:毛少莹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结合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将40年来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为四个阶段。即:改革开放、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背景下的萌发期;市场导向为主,外向型经济、高科技城市建设背景下的自发成长期;政府导向、市场驱动、科技助力三重作用下的高速成长期;以及迈向建设粤港澳大“人文湾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新阶段。其主要成就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发展速度快、支柱产业地位日益牢固;市场主体多,产品供给能力强;综合实力强;产业门类齐全,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数字文化产业等新业态发展速度快,文化科技优势明显;文化外贸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重要基地等。总体看,深圳文化产业不仅在繁荣文化市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有效地“弥补”了深圳文化积淀薄弱的“短板”,使得深圳借助文化产业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后发优势”。以产业化手段推动文化发展对深圳这样的新兴城市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二)市场导向为主,外向型经济、高科技城市建设大背景下深圳文化产业的自发成长期 (1992—2003年)

199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推动了我国以市场取向为主要目标的经济转轨全面展开。国际上,20世纪80—90年代期间东欧剧变,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进一步凸显。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社会全面开放,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潮之中。然而,快速发展的深圳也面临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发展面临“四个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一是土地、空间难以为继;二是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三是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四是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在全国的全面铺开,原先深圳独享的政策优势逐渐丧失。[6]一时间,平安保险、招商银行、华为、中兴等一批深圳本土产生的金融、高科技企业,以及沃尔玛等一些著名的外资企业即将把企业总部迁往上海、北京的传言不断出现。作为移民城市,深圳城市认同尚待形成,高端人才流失现象不断出现。2002年,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 》的网文表达了深圳当时面临挑战的处境和隐忧。

针对这些挑战,深圳开始了调整产业结构,“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努力。1995年,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厉有为提出深圳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端服务业、金融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二次创业”。1995年全市科技大会提出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战略思想并推出系列政策。 [7]1996年,深圳开始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紧接着的1997年,我国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 [8]1998年,腾讯在深圳诞生,标志着深圳互联网文化企业的崛起。1999年深圳举办了首届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由于产业转型成效显著,至2001年,深圳首次提出了建设高科技城市的目标。优化的产业结构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移民汇集,深圳城市规模远远超出了1986年城市总体规划的预计。2000年获国务院批准的《深圳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提出深圳的新发展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花园式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深圳开始从“经济特区”向“现代都市”全面转型。2004年,深圳率先全面推行农村城市化,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围绕新的城市发展目标,深圳大量兴建文体休闲设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移民组成的日益庞大的深圳人群体在接受市场经济洗礼和外来文化影响后,其思想观念、精神风貌、生活方式发生迅速的变化,深圳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6]如上海浦东1990年开发,到2005年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企业和人才。

[7]1996公布《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1998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 (“22条”)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诸多支持;并开始着力引进重点大学、领军人才,为迅速发展的金融业和高新技术等产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8]丁磊创办网易、王志东创办新浪网、张朝阳创办搜狐,引发互联网文创企业创办高潮,中国进入所谓的“互联网元年”。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