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炮约免费-51品茶风楼阁全国,快餐500元2小时联系,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论经济特区经济结构变化对广东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作者:杨新洪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三个地市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华侨众多的地理人脉优势,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经济特区。三个经济特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出口和常住人口等统计数据显示,经济特区建立40年(1980—2019年)来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和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外需求稳定增长、城乡发展差距缩小、人口规模及素质的大幅提高等,都成为了当地乃至全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经济特区也面临如何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挑战,这对政策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契机、推动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建设、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因地制宜地探索发展道路,这也将为广东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创新资源集聚,引领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特区加大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的投入,科技投入占全省的比重较大。2018年,经济特区R&D经费投入1,277.34亿元,比2013年增长近1倍,占全省47.2%,比2013年提高2.9个百分点。深圳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R&D投入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三,投入强度位居全球前列。 [9]至2018年底,深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9倍,有效发明专利5年以上维持率达85.6%,位于全国大中城市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以深圳为核心的广深科技走廊,已经成为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大磁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流动的枢纽,向周边城市释放强大能量,快速带动珠三角城市群的创新协同发展,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力支持,为全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保障。

产业协同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经济特区三市看,特区产业发展以国际贸易、出口加工、旅游、房地产、金融、物流、临港产业为主,从产品和产业结构看较为雷同。采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结构相似系数判断经济特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状态,2018年深圳、珠海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大于0.8,说明从三次产业层面来看,深圳、珠海三次产业结构存在高度趋同。 [10]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