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妇女运动*
作者:赵佳佳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妇女运动方兴未艾、经久不衰。当地妇女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与抗战宣传、物资供应、战勤保障、情报工作甚至武装斗争,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妇运经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类妇女组织的成立、推进妇女解放以及发展统一战线等共同促进了广东妇女运动向纵深发展。
(三)战勤保障
战勤工作主要包括战时卫生救护、粮食给养等,是保存和维护军队有生力量,巩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支撑。广东地区各根据地和部队中活跃着一支女战斗员队伍,她们承担着中国共产党广东地区各武装队伍后勤保障的重任。
1.粮食筹集和管理
在党的领导下,做出了大量贡献。从粮食来源看,最初是由在部队活动的地方同志的家和革命堡垒户提供,到1944年由于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粮食来源增多,一是没收土豪劣绅,二是征收农民公粮,三是向开明人士和统战对象借粮。为管理好粮食,部队设立粮站,由总站、重点站和分站组成,各站管理人员主要动员妇女参加,共有30人左右。 [15](P47-50)另外在某些突发紧急时刻如灾害发生时,党还动员大批妇女参与粮食抢收,1942年5月至9月间,珠江三角洲大雨泛滥,西海党支部动员200多青年男女抢割稻田,并设法把谷脱粒,磨成白米做军粮。 [16](P9)
2.炊事工作
战场上战士的伙食是保障胜利完成战斗任务的重要条件,在许多队伍的炊事员中,妇女占了很大比例,以琼崖纵队为例,据1943年统计,琼崖纵队共有炊事班120多个,炊事人员和运输员共计800多人,炊事员全部为女同志。 [9](P147)炊事工作的第一要求是快,部队一驻扎,短时间内就必须迅速保证部队伙食供应,抗日战争时期,琼崖抗日纵队没有固定的粮食供应,全部依靠女炊事员筹集。而在敌军“扫荡”期间,野果野菜也常是部队的食粮,为避免食物中毒,女炊事员经常以身试毒,而面对日伪军严密封锁,女炊事员经常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关卡,有女炊事员因此而牺牲。1943年,第一支队女炊事员符月娥深入敌占区筹集粮食被日寇发觉追捕,为保障粮食安全,她布置送粮群众安全转移后与敌人同归于尽。可以说炊事工作是琼崖纵队最为艰苦的工作之一,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不屈的意志,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