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概念阐释与发展策略探析*
作者:倪晓锋 吴定海 2021-09-14 18:57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深圳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是城市现代化的高级阶段,其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城市文明、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高度发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典范。回顾过去,深圳既是赶超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又是现代化“并联发展”的示范,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范例。放眼未来,深圳市应该坚持全面性、示范性、高质量和前瞻性的发展思路,从经济现代化典范、法治城市典范、文化现代化典范、社会现代化典范、生态现代化典范和城市建设现代化典范等方面综合推进。
(二)高质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阶段,是一种高质量、全方位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届时,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城市范例同样是一种高质量的范例,在现代化各领域的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发展路径等方面要坚持质量引领的发展战略,全面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提供最先进的、最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甚至可以为其他既希望加快现代化建设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全新选择的发展经验。在经济领域提供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在民政法治领域营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文化领域树立城市文明典范;在社会领域构建民生幸福标杆;在生态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先锋。
(三)示范性
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相差较大,其现代化的路径也会有所不同。深圳同样如此,处于珠江三角洲前沿,是连接港澳和中国内地的枢纽,其现代化过程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利用港资和境外资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然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更需要能够提供具有示范作用的、可复制的、适合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发展经验。比如深圳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营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等发展经验,对全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典范作用。
(四)前瞻性
科技创新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是爆炸性和指数型的。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催发了英国、美国两个现代化强国及世界霸主;以信息技术、计算机、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激发了新科技、新产业、新经济、新社会形态,以及新的现代化发展方式。创新是现代化的源泉和动力,科技创新会带来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路径,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不能仅仅立足于过去的发展经验和路径,更要着眼未来,紧跟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创新趋势,以高度的前瞻性探索一条新的、有更好示范作用的现代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