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炮约免费-51品茶风楼阁全国,快餐500元2小时联系,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龙兴之物:人参与明末清初的辽东变局

作者:李中跃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  

人参对明末清初的辽东变局产生了社会性的影响。


的外族人,会演变成女真势力下的人口[1]。不定居失手的外人,被女真人逮住或抚化,“为奴使唤”“砍木负米”或者“入山采人参”等,也会变成女真辖下的人口[2]。而女真人为捍卫参利,对成功越境偷参的人常采取报复措施。有势力的女真贵族,常将怒火引向边境汉人,攻杀的目的除了报仇雪恨,更在于攫取更大利益如人口财物土地。努尔哈赤将明朝人“越境偷参”列入“七大恨”中,以此发动战争,不断攻城略人,使女真人辖下的汉族人口大为增加,女真人也因此得到汉族先进的技术和文化[3]。反观明朝,汉人因参利尤其是相关的边境战争而被囚掠,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流失,对辽东乃至明朝的衰弱产生了重要影响。人参诱略使女真人口增加,实力增强,而明朝人口减少,实力下降,二者是有密切关系的。这或许是人参赠给明末清初女真人意想不到的“人口福利”。

   (二)人参贸易与女真经济结构的改善

人参市场的扩大和繁荣,使人参业成为热门行业,对有关辅助行业起到推动作用,改善了女真社会旧的经济结构。

1. 人参业的完善。人参需求量和价格的上涨,对辽东人参的运输、保存、售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了技术革新。在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女真人中,吸取汉族经验和市场教训,创造了储存人参的“蒸晒法”,“获利倍增”[4]。在售卖过程中,“干参”逐渐取代“鲜参”,革新了售货方式和人参市场格局,使明清之际人参市场基本演变成“干参”市场,增强了女真人在人参市场博弈中的主动权[5]。大量干参的出现,必然对仓库的湿度和通风提出要求,这对女真人改进仓库具有推动作用[6]。此外为价格着想,女真人也逐步加工“红参”,促使了辽东人参加工技术的进步[7]

2. 种植业的进步。女真早期的经济结构以采猎为主,与中原农业经济相比,经济结构缺陷太多[8]。人参业的发展,增加了建州女真的人口,为其种植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条件。因人参被诱掠的汉人,也为女真族种植业带来先进的技术条件。发展种植业也需要种子、耕牛和农具。而人参贸易的兴盛,为种植业购买种子、耕牛和农具提供了便利[9]。这有利于后金加速封建化,逐步向农耕经济过渡,为后金崛起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10]。

3. 手工业的进步。刨釆人参,需要特制的铁工如“索罗木棍”“快当刀子”等0[11]。人参的蒸晒,需要铁盆


[1]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卷,第268~283页,第401~404页。朱诚如主编:《辽宁通史》第二卷,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65~66页,第192~193页。

 

[2]郑天挺主编:《清史》上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8页。

 

[3]《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第五卷,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69~70页。有关清对明战争的人口俘略,可参见朱诚如:《辽宁通史》第二卷,第193~202页。

 

[4]《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第47页。

 

[5]宫喜臣等:《明清时代的东北采参业》,《人参研究》,1990年第4期。

 

[6]贺飞:《清入关前粮仓研究》,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7]王铁生主编:《中国人参》,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8][明]王崇之:《陈言边务事》,见[明]黄训编:《名臣经济录》卷四十,《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52册,第312页。

 

[9]戴逸、李文海主编:《清通鉴》1,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9页。

 

[10]郑天挺:《清史》上卷,第57~62页。李洵、薛虹著:《清代全史》第一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0~43页。

 

[11]0林仲凡:《明清时代我国东北各地人参的开采和经营》,《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