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炮约免费-51品茶风楼阁全国,快餐500元2小时联系,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双一流”战略背景下高校教师国际流动合理化体系构建路径*

作者:李阳琇?邓伟琦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合理的国际流动是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具有战略性、均衡性、激励性和常态性的高校教师国际流动合理化体系对世界、国家、高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基础和经验启发。

回首国内,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大部分研究都是从高校国际化和学生国际化的视角出发进行分析,针对教师国际化以及教师国际流动的成果十分匮乏。潘奇、顾明远(2016)在《知识世界的漫游者: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历史》著作中及其相关研究成果中比较细致地分析了1100年~1970年间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历史[1]。王迪钊(2017)则采用生态位理论视角,为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提出建议[2]。吴娴(2017)使用2011年~2012年的亚洲学术职业调查的中日两国数据对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性作了相关分析,并得出拥有国际流动经历不一定能提升学术产出等结论[3]。

总的来说,我国针对高校教师国际流动的研究极少,大多只是对国外教师国际化经验的总结,所提对策也较为浅层,尚未形成系统理论。本文以“双一流”战略实施为背景,阐述高校教师国际流动合理化体系的构建策略,从理论上弥补我国在教师国际流动领域的研究不足,同时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夯实基础。

 

二、高校教师国际流动合理化体系的组成部分、构建原则及意义

(一)高校教师国际流动合理化体系的组成部分

高校教师国际流动合理化体系是面向全球高校教师,通过协调政府、学校、社会等各方主体,运用资金、信息、制度等各种资源来实现教师及其教学、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合理流动的体系。本文所指高校教师国际流动并不包括学者在本国以外的国家担任长期职位,永远不回国的现象,这种情况属于学术移民或人才流失,而不是教师流动[4]。

高校教师国际流动合理化体系以规范系统、运行系统和评估系统为支撑。规范系统是基础。它包括教师国际流动的各种法律、制度、标准。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教师国际流动设置底线和提供范式。运行系统是关键。它是各方主体运用各种资源使教师及其教学、研究合理流动的整个过程,具体包括资源投入、流动实施和成果产出三个部分。流动资源是指为了让教师国际流动更加有序、合理而利用的人、财、物、信息资源。流动实施是教师流动前的准备及实际流动的过程。成果产出是教师因流动而实现的成果转化,包括无形的如理念、思想的升华和有形的论文、著作成果等。评估系统是保证。评估系统是对整个流动过程的监督反馈。适时的跟踪评估有助于及时调整不足,为将来的教师国际流动改革提供依据。三大系统密不可分,动态适应,共同构成高校教师国际流动合理化体系。

(二)高校教师国际流动合理化体系的构建原则

合理指合乎常理、道理和情理。一个合理化的高校教师国际流动体系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略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富强的重要体现。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代表着高等教育的建设质量。因而,高校教师国际流动必须符合国家、社会、高校、教师各主体和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事业各方面的客观要求和发展需要,通过教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有序流动,实现资源均衡配置和利用,


[1]潘奇:《知识世界的漫游者: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221页。

 

[2]王迪钊:《“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合理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生态位的视角》,《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21期。

 

[3]吴娴:《中日大学教师国际流动性的比较研究—基于亚洲学术职业调查的分析》,《苏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