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仍需钉钉子精神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夺取全面胜利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3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保持定力耐力,防止松懈、厌战思想,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坚持目标标准、坚持精准方略、坚持从严从实,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蓖哑豆ゼ嵴骄秃帽榷ざぷ?,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而是要一锤接着一锤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
持续用力“钉”住剩余脱贫任务?!罢笥泻悖涡胗谐?。”我国脱贫攻坚战进度符合预期,成就举世瞩目,但还有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没有完成。全国还有50多个贫困县未摘帽、2000多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并未全部脱贫?!叭U稀蔽侍饣窘饩隽耍榷ㄗ?、巩固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确保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精准发力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疤煜麓笫?,必作于细?!币咔槎酝哑豆ゼ岬挠跋觳蝗菪£?,一些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到阻碍,如不采取措施,短时间内收入就会减少。一些贫困地区农畜牧产品卖不出去,农用物资运不进来,生产和消费下降,影响产业扶贫增收。因此,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针对疫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对于疫情较严重的地区,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对于疫情较轻的地区,要切实做好从贫困劳动力务工到扶贫产业持续发展的一系列脱贫工作,重点关注对因疫情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发扬钉钉子精神,保证用力精准地应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
重点着力“钉”牢脱贫攻坚成果。“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经过3年攻坚,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成就。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已脱贫人口中有的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存在致贫风险。要清醒认识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好脱贫成果巩固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突出解决好已脱贫地区的产业发展,抓好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增强定力“钉”实脱贫攻坚工作?!捌渥魇家布颍浣弦脖鼐?。”当前,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一些地方存在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等现象。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需要各级党员干部继续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结合疫情防控的特殊环境,用新思想、新机制、新视野去审视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历史重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钉钉子精神的定力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
(作者:王洪秋,系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