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制度:理解干部概念的两个维度
作者:李美啸 2019-12-09 17:11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从动态的历史的角度出发,当代中国干部概念可以从观念和制度两个维度来理解。前者是从意识的、规范的视角认识“干部”,他们是战争年代革命者形象的延续。革命者在思想上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一心为公的精神境界;在行为上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并密切联系群众。后者是从组织的、结构的视角认识“干部”,他们是在中共领导的组织中承担特定职责的脑力劳动者。制度中的干部追求个人利益,行为受制度约束。这两个维度既有共通之处,又存在张力,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干部概念,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的艰难性和复杂性。
一滴用之于革命事业”,“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1。在行为上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并密切联系群众?!拔薏准妒潜谎蛊鹊慕准丁⑹掷锩挥腥Φ慕准?,要从被压迫的地位、没有权力的地位求得解放,取得权力,非有严肃的纪律不可,必须坚持集中统一、思想一致、行动一致,保持党的纯洁性”2?!叭褐谑俏颐歉锩幕?,革命运动的成败,完全要看群众运动的基础如何”?!巴ü褐诳梢栽炱鹋ê竦母锩掌?,胜过敌人的压迫”3。
总的来讲,在革命时期,正如毛泽东所概括的那样,“共产党的干部,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4。
(二)观念中干部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实体的革命干部因战争环境的消失而退出历史舞台,但革命者的形象却成为干部的理想模型继续存在于中共的意识形态之中。中共对干部在思想和行为上的要求几乎没有发生改变。改革开放前,老一辈革命家仍然用革命干部的标准要求全体干部。改革开放后,尽管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共对干部的要求却仍未改变。
在思想上,理想信念与大公无私仍然被不断强调?!拔颐枪ゼ甘昙杩喾芏?,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5。“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6?!白魑车母刹?,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7在行为上,干部仍然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并密切联系群众?!敖夥潘枷?,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是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8。“所有的同志都要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同非党员群众商量问题,依靠群众解决问题”?!叭绻牙胧导剩牙肴褐?,看不起群众,遇事不同群众商量,不同非党人士商量,天天看领导的脸色,将来一定要栽大跟头”9。
由此可见,建国后,战争年代革命者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特征作为一种标准被中共继承下来,具有了规范性意义,它是当代中共干部的理想标准和意识形态,因此可以被认为是理解干部概念的观念维度。
二、制度中干部的涵义与特征
(一)制度中干部的涵义
制度中的干部,简单地说,是在中共领导的组织中承担特定职责的脑力劳动者。制度中干部的雏形产生于中共领导的军队。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意识到了军队的重要性,不再满足于仅从外部发动军人运动,而开始从内部领导军队,这些从内部领
1.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62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0页。 3.恽代英:《恽代英文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06~907页。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7页。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0页。 6.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34、38页。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4页。 9.邓小平:《邓小平文集》中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