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年,深圳开启创新发展方式新征程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创新发展方式是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3月27日,深圳召开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会。王伟中书记出席,共同启动“示范区”建设?!肮铱沙中⒄挂槌檀葱率痉肚ㄉ枋堑持醒?、国务院赋予深圳的光荣使命?!蓖跷爸惺榧潜硎?,深圳要践行新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到2025年成为可持续发展国际先进城市,到2030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由此,深圳再次被国家委以重任,要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适用技术路线和系统解决方案,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特别是对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效应,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
王伟中到任深圳后,创新始终是他关注的重大焦点。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年里,王伟忠书记亲自参加的创新活动就有21项,包括会见国内外科技界重量级人物9次,调研高科技企业及主管部门4次,出席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展会活动6次。与此相伴随,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已经超过900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2017年深圳市获国家科技奖15项,深圳新增全职院士12名,各类人才总量已超过510万。
梳理过去一年深圳的创新,可以归结为更加品质化的“创”与“新”。
先说“创”。首先,“创”在“全球视野”。2017年4月5日,王伟中书记履新后会见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DNA之父”詹姆斯·沃森,随后,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室迅速落户深圳。其次,“创”在“产业引领”。2017年5月14日,全球最大集成电路核心知识产权提供商ARM与厚安创新基金在北京签署拟在深圳成立合资公司的合作备忘录,王伟中书记出席签约仪式。今年3月25日,王伟中书记出席2018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六天后又出席鹏城实验室、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启动活动。再次,“创”在“构建全链”。2018年2月6日,王伟中书记出席在南科大举行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峰会,提出以更大的诚意邀请世界各地名校来深圳合作办学。深圳正是通过坚持改革创新,重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金融科技”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使创新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再说“新”。第一,“新”在“未来升级”。2017年,王伟中书记先后两次到前海调研,4月13日是他到深圳开展调研工作的第一站,他冀望前海全力打造改革创新的新高地。他希望前海真正“拿出新担当、体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第二,“新”在“六个先行”。2017年8月24日,王伟中书记在深圳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上重点提出打造“六个先行区”,即“充分彰显‘四个自信’的先行区”、“更具示范引领作用的改革先行区”、“具有全球竞争力影响力的创新先行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开放先行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法治先行区”。第三,“新”在“更大贡献”。2017年12月11日召开的深圳市委六届八次全会进一步强调深圳不能满足于某一阶段的领先,而是要全过程领跑,不仅要走在全国前列,更要为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作出更大贡献。
发展是最好的贯彻,行动是最好的落实。在王伟忠书记到任深圳一周年之际,深圳已经开启创新发展方式的新征程。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创新引领下的深圳已经向世界传递出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最强音!